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訪談 胡越:建筑是超越語言的一種思想

人物胡越

09-11

2020

以下文章來源于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2020先導展 ,作者BUAB


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訪談計劃

“北京需要什么樣的雙年展”


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訪談計劃由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組委會發(fā)起,邀請國內(nèi)外30余位知名的城市、建筑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,圍繞城市、建筑、北京、未來等關鍵詞進行訪談,記錄其對當下重要議題的思考,倡議和展望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的責任和未來。


第八期  胡越



胡越,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、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筑師,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、中國設計業(yè)十大杰出青年、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。其建筑作品為現(xiàn)代建筑體現(xiàn)中國特色作出了有益嘗試,入選建筑藝術雙年展、世界建筑節(jié)、“心造”中國當代前衛(wèi)建筑展、“從北京到倫敦”建筑展、“中國100”建筑展及首屆中國設計大展等。曾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(chuàng)作大獎、全國優(yōu)秀工程設計金獎、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、WA中國建筑獎等眾多獎項。


以下為訪談原文


01  建筑如何在復雜中尋求平衡?


其實建筑是一種思想方法,就跟語言一樣,語言是我們思想的工具,也是思想本身。還有一種思想是超越語言的,我覺得建筑就是一種。


建筑是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。一個建筑面臨的問題是無限的,我們不可能去囊括所有的問題。建筑不存在唯一的真理,可能有多個解,多樣的解,所以我是覺得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和解決問題本身就帶有價值觀,就是一種價值觀的判斷,你認為哪個問題重要,你就解決什么問題。這個價值觀建筑師不可能獨立在社會之外,因為現(xiàn)在關注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那么我們必須得做出回應,可能將來咱們遇到一個大饑荒,或者是一個外星文明的侵略,作為一個人,這是大家面臨的共同的問題,必須去解決,但是我覺得每一個人對待自己周圍的事物的判斷和社會的判斷,肯定有自己獨特的看法,你的生活閱歷,你受的教育,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會對你有影響,所以怎么去看待這個世界,怎么去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問題,怎么去選擇這個問題,其實是最關鍵的。


作為一個建筑,因為生命周期一般至少得50年,在這種社會如此巨變,科學技術如此發(fā)達的條件下,我們?nèi)绾巫尳ㄖミm應全生命周期,這個其實是建筑師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(zhàn),因為我們?nèi)魏稳硕紱]法準確的預測未來。所以我們?nèi)绾卧诂F(xiàn)在這種有限的智力、有限的條件下去預測未來,我認為靈活性就是一個最重要的事情。建筑有功能有屬性,但是你不要去把它做得指向性那么強,因為你不知道它將來會變成什么樣。所以后來我自己發(fā)明的詞,叫弱指向性建筑。



02  科技/藝術/或其他是建筑的未來嗎?


現(xiàn)在這個世界,建筑應該是一種本體的回歸。它應該是跟技術走向相反的方向。我每次都反省說到底什么是未來?人類最后什么是未來?因為我們建筑這個行業(yè)提供的是人生存的地方,在滿足了人的基本需求的時候,我覺得越現(xiàn)代的時候,其實人越需要回歸到那種傳統(tǒng)的狀態(tài)上去,更高層次的那種回歸。作為建筑學來說,對現(xiàn)代科技迷戀的批判和對傳統(tǒng)生活人與環(huán)境融洽關系的一種回歸,我覺得這個是關鍵的問題。


建筑本身,從傳統(tǒng)的建筑學角度,它并不是一個技術的發(fā)明者,是有選擇的用技術,創(chuàng)造性的使用技術。這就回到了剛才我說的那個問題,就是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和解決問題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是你的價值觀的判斷,使用哪個技術也是你的價值觀判斷。


開辟美學的新邊界一直是建筑師需要從事的一個重要工作。建筑從誕生的時候,因為技術的限制和本身的成長過程,它就是一種抽象的形式,你要是能欣賞建筑和城市,我認為是需要有一定的認識能力,從一個簡單的具象認識能力上升到一個抽象的認識能力,在這個上頭你才能認識到建筑的美和它獨特的東西。建筑審美的更高價值在于它的抽象性,而不在于具象性。



03  建筑學的邊界在哪里?


凡是搞創(chuàng)作的,如果在自己的“界”里頭那肯定是死路一條,跟過去中國有句老話叫功夫在詩外,其實是一個意思,古人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了。如果你要是進行一種形式上的創(chuàng)新,只是在自己的原來既有的范式圈子里頭轉,是永遠不可能創(chuàng)新的,必須得跳出這個東西,但是你不可能跳出人類所有的知識集合,跑到另外一個維度上去創(chuàng)造,那個不太可能。是在這個基礎上慢慢的向前擴展,其實就是創(chuàng)造。


有人覺得我們是不是過分的向外國學習,就會失去我們自己。其實不必擔心,幾千年發(fā)展過來的不可能就把他的東西抹掉,你發(fā)展的越快,接受外面的東西越多,你會很快跨越簡單的模仿狀態(tài)去發(fā)展自己的東西。不敢真的去擁抱現(xiàn)在世界的先進文化,反而是我們一直沒有快速發(fā)展的原因之一。


我覺得中國人,特別是建筑師,你要看到中國現(xiàn)在面臨的社會問題,如果你看到了現(xiàn)在中國面臨的特殊社會問題,去解決這個問題,肯定就是中國自己獨特的東西。



04  北京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?


北京是一個古都,它有那么多年的文化,同時它又是中國現(xiàn)在正在上升的一個大國的政治、文化、經(jīng)濟中心。它的獨特性應該是毋庸置疑的,它是世界上頭一份,那些東西集于一身,你再找也找不著第二個了。


北京從過去的皇宮皇城,封建大帝國的首都,到我們現(xiàn)在,我希望它能夠更加生活化一點。對城市我是挺在意的,我大多數(shù)的旅行就是在城市里轉,這是我特別大的愛好。我到世界各地去,就在城里頭,我是暴走族。通過行走去體驗這個城市的生活和它的尺度、關系。北京在這個方面是欠缺的,它的問題是因為里坊制,過去戒嚴的宵禁管理系統(tǒng)下發(fā)展出來的,所以在小尺度里,不存在生活,它是墻,就是一堆墻和門。你作為一個風貌看的話是非常好的,但是你作為一個生活來看,街道城市公共空間兩邊全是墻,你會感覺很無趣。城市是承載人生活的一個地方,如果是活潑的、開朗的、健康的城市,它應該是充滿生活的樂趣,優(yōu)美的環(huán)境,在這個方面北京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。



05  北京需要什么樣的雙年展?


如果北京作為一個世界文化大都市的話,雙年展應該是必選項,毋庸置疑。重要的是能不能形成一個高水平、持續(xù)下去的雙年展,我認為全中國都面臨這個問題。一個強有力的機制、一個班底、一個平臺,高標準地專業(yè)化運作,這是雙年展最重要的。


至于說展什么,怎么展,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,今年和明年,下一屆和這一屆肯定是不一樣的,與時俱進就可以,最重要的是基礎要弄好。


出品: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組委會

制片: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

聯(lián)合制片:全球知識雷鋒


監(jiān)制:沈思

采訪:劉淼

攝影:王凡、大威

剪輯:王凡

編輯:趙劍臣


策劃:蓋鄚、姜冰、沈思

鳴謝:李思遙、孫志健、茹靜語、蔡詩瑜、李佳燁

北京元觀品牌、ZOO事務所、BEE設計工坊



下期嘉賓:卡洛·拉蒂



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 | Beijing Urban and Architecture Biennale,是“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”產(chǎn)業(yè)合作單元的重要活動之一,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歌華文化發(fā)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(fā)起。本次先導展由邵韋平先生任總策展人,于2020年9月2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(zhèn)開幕,展期持續(xù)到10月6日。